中国花茶市场规模(花茶的风险与机遇)

  • 栏目:花茶简讯
  • 发布时间:2025-07-28 01:30:40
  • 浏览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中国花茶市场规模这个问题,花茶的风险与机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中国花茶市场规模(花茶的风险与机遇)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二、我国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几

1、中国茶叶总产量全球第一、在世界茶叶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二,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2、全球种茶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茶园面积约480万公顷、年产茶叶近600万吨、有饮茶习惯的国家和地区达160多个,中国茶产业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

三、中国最好的花茶产地

1、福州茉莉花茶来自于福建的福州市,既是属于福州当地的特产名茶,也是茉莉花茶家族中名气最大的唯一款历史名茶。福州茉莉花茶以其成茶完整无杂物、香气浓郁、清新爽口、经久耐泡、汤色明亮黄绿五大特点而闻名于世。

2、福州茉莉花茶之所以品质出众,这得益于福州当地独特而优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茉莉花的生长。

四、中国茶叶交易所有几家

1.北京的茶叶市场,就不得不说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南部的马连道茶叶街,可谓家喻户晓。

2.济南位于济南市张庄路的茶叶第一市场,每年的交易额可高达数十亿元。

3.安徽(黄山市茶叶市场)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省份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省出口6.0万吨,出口量位居第二。

4.浙江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西南的龙井村就是龙井茶最重要的产区之一。虽然当地没有形成统一的茶叶批发市场,但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爱茶人前往批发。

5.福建安溪县是铁观音茶的原产地,也是铁观音最重要的交易市场。在安溪有一个名为“中国茶都”的茶叶批发市场。

6.广西横县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市场——西南茶城。

7.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茶城是广州市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8.云南约普洱茶在西双版纳、普洱、保山、临沧都有大型市场。

五、芳村茶城是亚洲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每年茶叶茶具交易额有多少呢

芳村茶城成品茶交易量中普洱茶占很大比例。普洱茶交易最高峰时年交易量达750亿,不过包含了大量的二次交易。

六、茶行业现状与前景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关于中国花茶市场规模,花茶的风险与机遇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