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起源与发展(缙云黄茶的特点)

  • 栏目:黄茶简讯
  • 发布时间:2025-05-22 17:53:30
  • 浏览量: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黄茶的起源与发展和缙云黄茶的特点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黄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缙云黄茶的特点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黄茶有哪些品种

1、中国有六大茶类,黄茶算是少数民族了。大多数人都知道红茶,绿茶等名茶。相比之下的黄茶,知道的人就特别少,喝过的人就更少了。

2、黄茶的名称的由来,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类。

3、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黄”工序,这个“闷黄”过程,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的特点也是同绿茶的区别,绿茶是不发酵茶,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4、黄茶的采摘,得用手指捏住茶芽拽,而不是掐,掐则有掐痕,会变黑,这样会败了茶色,坏了茶形。

5、黄茶是我国的特产,具有黄叶黄汤的品质特点,黄茶按照鲜叶的老嫩,芽叶的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大主要的种类。

6、1,黄芽茶:主要采自清明前后的一芽一叶,精细度高,外形茁壮挺直,银毫满披,色泽金黄,光亮,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甘醇爽口,有“金镶玉”之美称。

7、黄芽茶主要包括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君山银针。

8、2,黄小芽:在四月中下旬采摘,为较大一些的一芽二,三叶,加工而成,黄小芽外形微卷,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

9、黄小茶主要的包括:平阳黄汤,北港毛尖,沩山毛尖。

10、3,黄大茶:采摘一芽四,五叶,一般长度在10-13厘米,黄大茶的大枝大叶的外形,在我国诸多的茶类中确实少见,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前些年一些地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鱼目混珠”。

11、黄大茶的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12、黄大茶主要的包括有:广东大叶青,皖西黄大茶,贵州海马宫茶。

13、黄茶适合在夏秋两季饮用,夏季气候酷热,脾胃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用黄茶能起到很好的助消化,清暑生津的功效。秋季气候干燥,是咽喉疾病的高发季节,常饮黄茶,能生津润喉。

14、冲泡黄茶时宜用85-95度左右的热水冲泡,这个温度能更好的唤醒黄茶的茶性。

15、另外,蒙顶黄芽是温性茶,而其它的黄茶则是凉性茶,你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决定喝什么茶。

16、黄茶中含有诸多有益物质,并且黄茶还是轻发酵茶,相对不发酵的绿茶而言,对肠胃刺激性较低,合理的饮用对身体有好处。

二、黄茶十大排名

黄茶的起源与发展(缙云黄茶的特点)

1雅安黄茶,2北港毛尖,3湖北英山茶,4蒙顶黄芽,5远安黄茶,6君山银针,7广东大叶青,8沩山毛尖,9平阳黄汤,10霍山黄芽。除了上面介绍的十大黄茶,著名的黄茶品种,还有莫干山黄芽茶,远安的鹿苑毛尖,皖西的黄大茶,贵州的海马宫茶,山西的路丁茶等等

三、黄茶的地位

1、黄茶是茶叶家族中的老二,是在无意中诞生的。在加工绿茶中鲜叶杀青后,不及时揉捻,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而堆积过久,就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时间过长,都会变黄。黄茶汤色黄,叶色黄绿,滋味醇和,受到人们的喜欢。因此就在绿茶加工中有意识地在杀青后或揉捻后加了一道"闷黄"工序。这就促使了黄茶的产生。黄茶出现于中唐以后,批量生产还是在明清。

2、黄茶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很接近绿茶,繁衍并不快,至今还是一个小茶类,精品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