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道艺术与人生哲学

  • 栏目:茶百科
  • 发布时间:2025-07-24 00:12:28
  • 浏览量:0

在大理这片好山好水的滋养下,白族人民将茶道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茶,作为白族独特的茶道,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哲学。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扬。

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

早在南诏时期,白族先民就有了用花椒、生姜、月桂泡茶的习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大理时,便受到了三茶礼款待。他在游记中描述的“饮茶为乐,先洁茶,中盐茶,二蜜茶”,揭示了大理白族人将饮茶视为一种艺术活动的初衷。三道茶,作为大理白族人特有的茶道,从此开始流传。

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道艺术与人生哲学

三茶的文化内涵

三茶经常出现在大理白族人的重要时刻,如贵宾的到来、新人的婚礼等。摆好火盆,煨好水壶,互致问候,互沏茶,双方的友谊尽在茶中。三茶的制作要求严格,有“三”、“六”、“十八序”。最核心的就是苦、甜、回味这“三种方式”。

第一苦茶:又称雷茶,是白族人最喜欢的白抖焙茶。当茶叶焙至微黄时,沸水注入茶壶,轰隆隆如雷。这个苦,茶味浓。

第二种甜茶:有核桃片、奶扇丝、红糖,洗成热茶,很甜。

第三余味茶:用蜂蜜、花椒、姜片、肉桂粉,洗在茶面上,有一种甜辣的味道,余味悠长。

“辣”和“亲”,“麻”和“富”在白语中是谐音,因此三茶也有祝你热吻大富贵的意思。

三茶与人生哲学

白族三道茶具有清凉解暑、滋阴润肺的药用价值,而三种不同性味的茶,与“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学不谋而合。这茶的境界,颇似王国维的“古今有大成就者,大学问之必经三界”。

第一次涉足生活: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我独在高楼,望天涯”的场景。人生只有青涩,就像三茶中的第一条路,让人无法释怀。

为了事业、情感、家庭,付出很多:虽然我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而甜蜜地奔跑,但我确定这不是什么难得的营养品。茶中仍有苦涩,但更重要的是红糖的甘甜,嚼起来还有核桃和奶扇的清香,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生的过渡状态:等到你到了“在人群中千百次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在昏黄的灯光里”的时候,水已经落下,石头已经出来,你的人生处于一种过渡的状态。每一次回忆,都会“忆起千年往事”,只留下一千个回味。这时候喝用肉桂、蜂蜜、花椒洗出来的回味茶,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品味!

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学,成为了一种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让我们在品茗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品味人生的真谛。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