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花茶的起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花茶的起源的知识,包括青茶起源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茶名称的来历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
二、茶,的由来
1、茶叶的起源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相传神农氏在煮水时无意中发现了茶叶,于是就将茶叶制成干茶,当做草药使用。
2、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率先开始饮茶,变成了流行于宫廷和名门望族的日常饮品,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以文化面貌出现
三、日本花茶的起源和故事
1、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
2、中国唐代,国运兴旺、万国来朝,其中不乏日本留学僧,他们对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数十年留居中国,习惯了唐朝丰裕的文化和生活,回国后难耐日本饮食,特别是斋饮的粗糙。而远道带回的茶在中国即是文人雅士的风流之物,也是出家山林的僧人们的清净之物。于是,以其来自中国士大夫圈子的高雅脱俗,成为寺院斋饭的点睛精品和敬献权贵的珍品。
3、可以说日本茶文化起源于僧侣及社会上层对唐风文化的崇拜和无条件的吸附,初始是贵族们趋附的风流雅事。日本茶道兴起之初的“寺院茶”、“书院茶”,都还没有脱离仿效唐风的影子,单中国士大夫们一言难尽的心志却很难在日本说的清楚、找倒知音,日本毕竟不是中国,谴唐史们毕竟不可能进入中国只是分子们深层的精神生活。
4、中国唐代的改变曾一度中断了日本学者僧人的来访,而这期间,从中国唐朝带去的种种文化都依存着日本人独自的理解得到了发展,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文化,其中就有日本茶文化。
四、茶的起源
1、关于茶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无从查考。不过大多数看法倾向于神农氏。
2、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难为神农氏了)真乃神药也!
3、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
4、到了东西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5、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当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6、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的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经常安利给朋友们。
7、此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老哥要不要试试?
8、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
9、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10、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
11、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12、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
13、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14、唐代茶具(点击可查看大图)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
15、“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
16、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
17、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四大雅事”。
18、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
19、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20、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21、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
22、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23、在中国文化史上,唐诗宋词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两座巅峰。
24、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25、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26、你们能喝上绿茶红茶乌龙茶,都得感谢我!
27、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28、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
29、其中以乾隆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30、同时,茶具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也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清朝盖碗的流行,就和爱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
五、茶和茶具的是由谁发明的
1、关于茶的起源问题,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将茶道奉作“国粹”的日本认为茶乃佛祖释伽牟尼所“发明”,与此异曲同工的神农发明茶之说在我国广泛流传,迄今对此深信不疑者仍大有人在,神农发明茶之说,究竟由谁提出,今已难确考,但最先将此说形之于文字,并加以阐述者首推陆羽。他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同书《七之事》中又提出“三皇炎帝神农氏”为茶祖的观点,又引相传为神农所撰的《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以证其说。
2、茶具历史悠久,有最早文字记录“茶具”是在西汉,历史年代久远具体是谁发明了茶具已无从考证。在有专门器具用来饮茶之前,我国最早的饮茶器具,是与食具、酒具共用的。到了唐代,随着茶叶饮用的普及,茶具逐渐从食具中独立出来,成为茶叶的专属的用具。
六、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1、茶起始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而茶字正式出现是在西汉的《僮约》一书,在唐代则由陆羽编著《茶经》,从而系统阐述茶叶饮法,从最早的食用,再到烹煮,再到冲泡饮用,经过不断的发展与继承,而茶文化活动,也涵盖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艺等。
2、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食用茶的国家,在三千多年的西周,就开始有人工培育茶园的出现。
3、根据现存相关史料记载,中国饮茶在西汉已有,魏晋时成为宫廷高级饮品,唐代,在统治者及知识分子范围内得到普及,很多平民百姓也已开始饮茶。
4、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茶”,当时人们把茶用来烹煮饮品,并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这也是饮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5、可见,茶叶的最早利用要早于西汉,因为茶叶栽培利用的发展和传播在早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6、有时消费也往往能促进生产。随着茶叶消耗量的增大,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发达起来。
7、唐朝时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等省的广大地区都是产茶区。
8、到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茶成为一种家常饮品。
9、唐朝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把新鲜茶叶洗净、蒸后制成茶饼烘干,需要时就取一点来煮,煮茶讲究三沸:
10、一沸,加点盐,煮至水中微有声,气泡像鱼眼;
11、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锅边气泡像连珠;
12、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便可饮茶汤、嚼茶叶。
13、由于唐朝佛教文化鼎盛,当时的日本等国纷纷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学习,茶叶因气味清香又提神醒脑,深受喜爱,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国门。
关于花茶的起源和青茶起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