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茶马古道遗址-茶马古镇景谷镇

  • 栏目:茶百科
  • 发布时间:2025-07-13 03:47:29
  • 浏览量:0

景谷镇,一片孕育了悠久茶马文华的灵性之地,依山傍水,绿意盎然,一湖绿水,微波观澜,深涧峡谷,奇峰雄浑,河流逶迤,润泽大地,昔日茶商铃声依稀,马蹄烙印千古传世,伴着温润渊远的茶香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诉说着新的故事,山美、水秀、茶香、人杰……景谷镇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惹人醉,不思归。

景谷镇俗称“小景谷”,1978年,景谷镇称为景谷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景谷区,1988年,改为景谷乡,2013年6月撤乡设镇。全镇辖辖9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594人,国土面积26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59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600毫米,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2%,9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1个村(纪家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景谷镇地处无量山经济干线和“芒玉大峡谷”——“大石寺”——“无量湖”——“难搭桥”一线的旅游景区中,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景谷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道教圣地大石寺和全市库容最大、风光旖旎的无量湖水库,有独特的茶马印记人文景观,茶文化底蕴深厚,曾经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茶叶加工集散地,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素有“万担茶叶之乡”的美誉,2013年,苦竹山、早荞地、九台坡列入三大名山名茶,所产茶叶远近闻名。饮食文化特色鲜明,传统小吃腌菜、腌鱼、腌肉,精美的手工制柏木烟筒扬名各地。

清朝进士纪襄廷引进茶树,引领民众种植,蒙上天眷顾,集天地精粹的茶叶在景谷镇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在清风中生长,一片奇妙的树叶衣食万户,润泽世人,昔日荒野变为茶园,穷乡僻壤变为商贾云集之地,国计民生日益富足,地方文化更加繁盛。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团茶运销下关,奠定了后来“沱茶”的基本雏形,因此景谷镇被誉为是云南的“沱茶之源”。如今,古老的制茶工艺历久弥新,景谷茶人在先人奠定的基础上,将一碗温润茶汤发扬光大,目前,全镇共有茶园面积31315亩,其中古树和老树茶面积16679亩,是全市古树和老树茶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完成生态茶园建设12166亩,组建30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16个茶叶初制所,通过QS认证茶企业6家,2015年茶业产值上亿元。

景谷茶马古道遗址-茶马古镇景谷镇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