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茶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审评时适合的茶汤温度为

  • 栏目:茶百科
  • 发布时间:2025-07-12 02:16:07
  • 浏览量: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审评茶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审评时适合的茶汤温度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评茶标准条索嫩度匀度

鉴别茶叶的好坏,可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来判别。

形状观察:主要从茶叶的条索、嫩度、光彩、净度几方面。

1、条索:条形茶的形状叫条索。经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

2、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3、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光彩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光彩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4、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它不正常的气息。

5、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回,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它异味。

6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光彩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昏暗、混浊者为差。

7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门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

8叶底: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而叶底鲜活则表明这款茶不论从茶青、制作工艺、冲泡方式都是好的。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另外,如今市场上还有一种以次充好,添加香精的茶。添加香精的陈茶,在茶友们之间肆虐,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而自己可能还丝毫不自知。

二、乌龙茶内质审评顺序

1、评茶台分干评台和湿评台(目前公司是二合一)

2、审评杯碗杯呈倒钟形,高52mm,上口内径80mm,底径45mm,容量100ml,带盖。碗高50mm,上口内径90mm,容量110ml.。

3、评茶盘用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的盘。审评干茶用。评茶盘均应编上顺序号。

审评茶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审评时适合的茶汤温度为

4、分样盘用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的盘。分样盘均应编上顺序号。

5、叶底盘白色搪瓷盘(用于评定叶底用)(现用审评碗代替)

A、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51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水的PH值在5.5-6.5之间为好。

B、水质应无色、透明、无沉淀,不得含有杂质。

C、评茶以深井水、自然界中的矿泉水及山区流动的溪水较好。

D、一般自来水可采用净水器过滤,去除铁锈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泡茶用水以100℃水温的开水,水沸滚后宜立即冲泡。如用久煮或用热水瓶中开过的水继续回炉煮开再冲泡,会影响茶汤滋味的新鲜度。若用未沸滚的水冲泡茶叶,则茶叶中水浸出物不能最大限度地泡出,会影响香气、滋味的准确评定。

二、操作流程(乌龙茶审评操作分干看外形和湿评内质两个部分)开汤

三、喝茶的说茶汤醇和是什么意思

1、所谓喝茶时的“醇”,指的是我们在品饮茶汤的时候,口腔中会感受到茶汤的厚度,像浓稠的米汤一样。

2、“醇”,我们可以从两点来理解:一、转化;二、浓度。

3、一般来说,一款茶叶茶汤浓稠感与茶叶品质有关,原料好,工艺得当,活性保留量高,具备存放转化的潜力。在合理的仓储下经过转化越陈越醇。

4、在《茶叶审评指南》中,“醇”指浓度。

5、同样的,在审评术语中也有“浓”字,浓指的是比“醇”更“浓”的状态。

6、换而言之,“浓厚”形容的是最浓厚的状态。而“醇厚”在审评术语中比“浓厚”稍弱一个层次。

7、“醇”其实也可以跟“浓”替换,相较而言“醇”稍微弱化。

四、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

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无论是太极茶道流派,还是别的什么机构、团体和企业,这个过程是一致的。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叶底。

1、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一般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以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

2、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以及鲜爽、醇厚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3、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用手指按压,以判断它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浑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浑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馊、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五、审评红绿黄白毛茶的杯碗规格

审评杯碗为纯白瓷烧制,各杯、碗的厚薄、大小和色泽要求一致。

大都是统一规格:杯高73mm,外径75mm,内径71mm,容量200ml。碗高58mm,上口外径98mm,内径94mm,容量20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层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缺口中心深3mm,便于带盖把杯中的茶汤沥入评茶碗中。

②红、绿、黄、白成品茶及花茶审评杯碗

杯碗的外形和毛茶审评所用的一样,碗的尺寸也相同,只是杯子在尺寸规格上稍小一些。杯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

杯子呈倒钟形,高52mm,上口内径80mm,底径45mm,容量100ml;碗高50mm,上口内径90mm,容量110ml。

由于压制茶的特点,所用的杯碗要比其它的大一些,杯高79mm,外径83mm,内径79mm,容量250ml;碗高65mm,上口外径107mm,内径100mm,容量25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

审评所用的杯碗,只有乌龙茶焖泡所用的杯子特别,其它茶品只是在规格容量上有差别。

关于审评茶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