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锅的人有两种,一种喜欢泥巴,一种不喜欢。
不喜欢的人,因为段泥不重视,被养的脏兮兮的,有的地方还被熏黑了。突然之间没有好感,后悔当初为什么买了个陶罐。
但一把泥培养出来后变化很大,格外漂亮,让人爱不释手。这种美感和成就感瞬间提升,大概只有喜欢泥巴的人才能体会到。
所以很多盆友对段妮又爱又怕。
段泥本质上是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物,在宜兴方言中部与团泥谐音,所以段泥也叫团泥。
恰好颜色浅,一旦保养不当,很容易附着明显的污垢。结果就是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仓央嘉措在《见与不见》年写道:你见我也好,不见我也好,我都会在,不悲不喜。
其实段妮也是这样的。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在那里,你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你自己觉得对不起自己。决定段母美不美的不是你,而是段母自己。
如何养一个陶罐?
段陶罐含砂量高,孕育期略长,孔隙结构比其他陶土料大,所以特别容易吸收茶叶的颜色。这也导致段陶罐容易栽培花卉,尤其是在制茶的前1-2个月,往往是用茶叶淋在壶上。
紫泥、红泥等深色的壶,可以用茶叶淋透,可以加强壶养的效果,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温暖的包浆。而段泥壶颜色较浅,前期将颜色较重的茶叶倒在壶面上会养花,造成壶面颜色深浅不一。
综合紫砂壶的泥性、色泽、茶适性分析,段泥壶适合冲泡色泽较浅的茶叶,如白茶、绿茶等。说了这么多,毕竟人是喝茶的,没必要为了养一壶而将就自己不喜欢的茶。
茶汤再深,也要及时清理。泡完茶,壶里的茶一定要及时倒掉,壶一定要冲洗干净。
壶的干净程度和泡什么茶没有必然的关系。说端木易吐槽黑,绝对是误解。这和锅友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打理,难免会露出令人不快的颜色。
段妮也有自己的特点。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修养改变了很多。因为泥的颜色比较丰富,浸泡一段时间后,整个滋润度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个泥盖壶有多好看?只有养过的人才能理解。
养陶罐最重要的是耐心。从内到外慢慢来。这样养出来的锅最抢眼,最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