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茶上市了。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因其为患少、芽叶嫩、品质好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购买春茶时,要特别注意辨别。多少钱一斤的茶才是好茶?
什么样的茶是「好茶」?
不同的人对“好茶”有不同的定义。
第一个是“我最喜欢的茶”。茶的本质是饮料,核心价值在于被喝。用原来的好坏概念,应该是味道好不好。而且什么味道好,什么味道不好的定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觉得好吃真的很好吃。爱茶人士把自己的正规茶叶称为“配给茶”,几百到上千元一斤的价格足以从小品牌产品中找到“好茶”。
第二种,“给茶有面子”。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方便而优雅的礼物。各个茶企会设计一些“礼包”,有时候包装成本甚至比茶叶本身还要高。对于这种礼品茶来说,茶的味道好不好并不是那么重要。需要的是名气,精致的包装,噱头。至于价格,完全取决于需要给予的“礼物价值”。
第三种,“彰显身份的茶”。茶是一种消费品。喝什么茶反映了主人的生活水平。作为这个意义上的“好茶”,需要的是“故事”和“稀缺性”。一般来说,这种茶作为“好喝”的品质并不差,但它的价格来自于它的“情怀”。这种茶不仅贵,而且“有钱难买”。
茶叶的价格是怎么构成的?
流通成本占大头。
先说茶园吧。茶叶的原料是茶青,即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茶叶种植成本和茶园管理成本会对茶青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鲜叶价格受采摘成本影响更大。早春采摘茶芽的成本很高。一斤成品茶往往需要五万甚至更多的芽。一个熟练的采摘者,在一个种植良好的茶园,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来采摘如此多的茶芽。
因为不同茶叶的制作工艺差异较大,制作成本也不同。但是,对于同样的茶叶,生产成本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机械化程度。如果是手工做的,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做不了多少茶。在实践中,各种操作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人只是控制机器的运行。机械化程度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产品的一致性越好。
这是生产成本。在不同地区,由于人工成本和茶园条件的差异,生产成本会有很大差异。但总体来看,生产成本对茶叶价格的影响远远小于流通成本。
茶叶是流通成本极高的农产品。从厂家到零售商,经销商层级越高,增加的成本越高。在茶叶行业,零售价往往比出厂价高出数倍。如果是专业营销公司打造的“品牌产品”,终端价格会高很多。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在营销公司加入了“大师”、“手工”、“野生”的噱头后,完全变成了奢侈品——。相比终端价格,生产成本低到无所谓。
如何选购春茶?
查看外观
一般春茶的茶叶包裹紧密,显得肥美厚实,有的毛多,色泽鲜亮,香气浓郁清新。夏秋的茶则茶,叶松散,色泽深,香气温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糖色
茶叶在储藏过程中,一些构成茶叶颜色的物质会慢慢分解或氧化,使绿茶的颜色变得暗淡。但隔年茶褐素的增加,会使绿茶汤变黄变褐,失去原有的鲜色;春季泡茶,茶叶沉得快,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夏茶、秋茶冲泡时沉得慢,香气不高。
茶香
在储存过程中,茶叶中构成滋味的物质一部分分解挥发,一部分凝结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无论什么茶,新茶的味道都是醇厚鲜爽,老茶的味道是清淡而不爽口。
坎查迪
茶叶泡好后,新茶底部青黄,鲜嫩,而次年茶底部发黄,没有鲜嫩感。
春茶不宜多喝。
要提醒大家的是,春茶虽然清新爽口,但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和各种芳香物质的含量也很高,容易兴奋神经系统。饮者可能出现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失眠等“茶中毒”现象。神经衰弱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