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品茶专用术语,品茶步骤三口为品术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喝茶闽南话怎么讲呢
在闽南地区,喝茶一般会用到“喝茶”、“饮茶”或“啡茶”这些词语。如果你想要表达“要不要喝茶”或“喝杯茶”等询问或建议的话,可以说“chiahtehbo?”或“chiahbēkoteh?”,而回答可以用“hoko”(好的)、“boko”(不要)或“chibuē”(可以)等。在茶馆或茶艺团体中,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如“泡單粒”,指的是用瓷、陶、玻璃等容器泡制单份量的茶叶,“上壺”则是指冲泡并端上整壶茶。总之,闽南话中关于喝茶的用语非常丰富,如果你要了解更多,可以多多向当地人请教。
二、喝茶上课专用术语
在喝茶上课中可能会使用到以下术语:
2.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3.茶德:指通过饮茶活动,人们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茶礼:指饮茶的礼节,亦指敬茶的礼节。
5.茶经: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这仅仅是喝茶上课中可能会使用到的一部分术语,具体的术语可能因地区、课程内容和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三、茶的术语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3.茶香: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四、喝茶的口感描述
一般形容茶汤滋味的。指喝茶时,明显感到茶味和水的分离、不融合,尤其在咽下之后,口腔中空无茶味的感觉。
一般茶水分离的情况,会有两种可能:冲泡不当或者茶叶品质不佳。
形容茶滋味,多数指喝茶的苦味、涩味在口腔内短暂停留后消失。通常来说,苦味和涩味能在口腔中迅速化开的茶,才算是好茶。
生津,是喝茶时茶汤中的多酚类等物质,刺激口腔内壁,使其紧缩收敛,口腔中分泌出唾液的感觉。
一般可分为舌面生津、两颊生津和舌底生津。舌底生津又被生动地描述为舌底鸣泉,是高品质的茶偶有的难得表现。
茶汤咽下后,带给喉部的舒适感,或爽快、或清凉、或甘甜、或滋润或多种感受同时产生,持久不断。
通常品质好的岩茶、普洱生茶、绿茶等都能带来喉韵。
指茶汤咽下后带来的喉部的不舒适感,或干涩、或麻痒、或肿胀、或有异物感等,也会称为挂喉、叮喉咙。
通常带来锁喉的茶叶,其品质会存在严重的问题或缺陷。
指饮完茶后,口内感到甘甜。通常回甘与苦味相关连,有“苦能回甘”之说。
构成茶叶中的苦味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既呈现涩味、又具有苦味。茶的苦味和涩味总是相伴而生,两者的协同作用主导了茶叶的呈味特性。
茶叶中氨基酸成分主要起鲜爽的甜味的作用,良好的氨基酸和茶多酚比例,是一款好茶必备的基础。
酚氨比小时,茶汤呈现鲜爽的甜味,酚氨比太大茶汤呈现苦涩味道。
毫香通常是形容干茶能明显看到许多白毫的茶叶,在冲泡时散发出来的香气。一般有毫香的茶,原料嫩级都比较高,而且茶叶一定要有大量的毫毛。
火香一般是茶叶在干燥时温度比较高,或者在精制时适度焙火带来的。通常浓香型的乌龙都会带有,而炒青绿茶和黄大茶等也会有。
火香与高火味不同,高火味是焙火或干燥工艺过度带来的不适气味。
陈香一般是形容黑茶、普洱茶等,后期还可以继续转化的茶类在转化过程中,自然氧化带来的香气。
茶叶中出现的果香种类很多。自然的果香主要是茶树品种和工艺造成的,也有再加工茶是添加外源物或者是窨制形成的,比如荔枝红茶。
自然的果香最常见于红茶和乌龙茶。
花香的类型很丰富,根据花香给人的感受,将其分为清雅型的花香和浓郁型的花香。自然形成的花香,既有茶树品种的关系,也离不开工艺。
常以品种为主带来的花香,以广东单丛茶为代表,而红茶的花香,则主要是工艺带来的。还有一种花香,以是花茶为代表,利用茶叶的吸附性,吸收外源花朵的香气。
清香多出现于绿茶和普洱生茶新茶。清香和青味不同,清香是能令人愉悦的自然而带鲜爽的香气。
青味一般则是杀青不足,带来的令人不适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嫩香是一种清鲜、细嫩的香感,植物鲜嫩部分散发出来的出众香气。一般原料等级高、工艺到位、保存得当的绿茶、黄茶都会有。
比如黄山毛峰、信阳毛尖、都匀毛尖等。
甜香就是在香气成分中能够明显感受到甜味。甜香在红茶中比较容易感受,比如焦糖香、蜜糖香、桂圆香等。
其他茶类也会见到,比如工艺精制的黄芽茶也会有甜玉米须水的香气。
干燥过程中,使用特殊松木等熏烟制作的茶,一般都有较舒适的松烟香。有松烟香的茶有例如传统正山小种、沩山毛尖等。
一般指香气纯净,既不高扬也不沉闷,没有异杂味。
是属于不愉快的香气,沉闷而不爽。一般是茶青在烘焙后,未适当摊凉而形成的。
是指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令人不适的气味。
一般指是绿茶、黄茶类在贮藏过久后产生的陈变气味。
一般是指茶叶带有鲜叶的青草气。一般是令人不愉悦的,也称青臭气。
透兰,是指茉莉花茶中透出了兰花的气味。
指茶香高,香味仿若有实体、有质感,细腻如丝,令人愉悦,同时给人清晰的感受。
与众人共饮一款好茶,回甘、喉韵、生津、香气纯正......听到这些术语,再也不会觉得恍惚了。
而面对一款好茶的评价,也不光只有一句:“好喝!”而已。
五、喝茶过去式短语是什么
1、是dranktea。drink喝,及物动词加不可数名词tea构成短语drinktea饮茶。
2、如:Idrankteawithmyfriendsyesterday.昨天我和朋友饮茶,yesterday是名词作时间状语,受它的影响,drink要改为drank。
3、又如:Hedrankteatoenjoyitsfragrantlastnight.昨夜我喝茶品尝其芳香。
六、泡茶步骤专业术语
1、一、温壶: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2、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普及一下,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
3、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客人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4、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5、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6、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7、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8、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七、点奶茶的专业术语
1、点奶茶其实并没有什么专业术语,只是个人会根据口味来进行选择。
2、如果我们不经常喝奶茶的人,店员就会引导我们去点适合自己口味的,点餐过程中店员会跟我们确认奶茶需要什么温度,糖度需不需要调整,还要不要加其他小料,有什么东西不能吃,里面含茶的能不能喝(针对不能喝茶的顾客)等!
3、如果经常喝奶茶,且喜欢喝某某奶茶店哪几款产品,她不需要店员推荐引导,她能够根据自己喜欢喝的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爱茶就应该习茶而后才能更好地品茶
2025-08-19 00:39:43茶文化的价值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等元素。习茶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茶文化的价值…
茶叶制作过程步骤,茶叶手工怎样加工
2025-06-23 07:27:22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茶叶手工怎样加工这个问题,茶叶制作过程步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手工茶…
泡茶与品茶礼仪:传承茶文化,彰显生活态度
2025-06-18 04:37:00大家好!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礼仪规范。在享受茶的美味与宁静的同时,了解并遵循泡茶和品茶的礼仪,不…
品尝白茶的正确步骤与注意事项「万氏留香白茶怎样」
2025-08-15 03:14:30万氏留香白茶是一种独特的白茶,它具有清新的香气和淡雅的口感。品尝白茶需要一些正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充分体验它的美味和魅…
茶气四维:口感、气息、色泽与口鼻协调的品茶体验
2025-07-01 01:44:30在品茶的过程中,茶气的感受是评价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茶气,即茶叶所散发出的香气,不仅能够体现茶叶的口感,还能反映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