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汉中镇巴茶叶和汉中镇巴茶叶特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中可以采茶的地方
西乡县,汉江之南,巴山之地,盛产午子仙毫,西乡炒青。是汉中仙毫的主产区,茶山茶场分布较广,目前正是清明前茶的采摘期。
南郑区,汉江之南,群山环绕,盛产汉水银梭,南郑炒青,茶山茶园起步较早,也是汉中仙毫的主产区。
宁强县,汉江之源,高山云雾茶宁强雀舌的产地,秦岭西南的名优茶叶。
勉县,汉江两岸,定军茗眉茶叶的主产区,绿茶宜人、山水相伴出好茶。
镇巴县,大巴山地,巴山雾毫,红土地出绿茶,老红区名优品牌。
城固、洋县,均有绿茶产地,有机管理,后来居上。
陕南最好茶叶排名
陕西的绿茶产地主要在陕南(商洛、安康、汉中),比较有名气的秦岭竖眉,紫阳毛尖,汉中仙毫。下面是前几年流传的陕南最好茶叶排名:
1、午子仙毫:主产于西乡县午子山及邻近地区。
2、紫阳毛尖:主产于安康的紫阳县。
3、宁强雀舌:主产于汉江上游的宁强县。
4、商南泉茗:主产于商南县。
5、定军茗眉:主产于汉中的勉县。
6、秦巴雾毫:产于大巴山腹地的镇巴县。
7、汉水银梭:产于南郑县。
8、女娲银峰:产于安康的平利县。
陕西汉中有什么特产
西乡牛肉干,松花蛋,茶叶。
镇巴腊肉,米豆腐。
洋县黑米,红米。
南郑盐菜,城固蜜橘,红豆腐。
略阳黄精,杜仲,天麻,乌鸡。
佛坪山茱萸,宁强华细辛。
留坝黑木茸,西洋参。
陕西汉中洋县有什么土特产
汉中几个县区均产者冠以汉中、陕南、秦巴、秦岭、巴山之名,其余冠各县、区名。
一、粮食蔬菜类洋县黑米洋县香米洋县寸米汉中大白云豆汉台冬韭城固生姜汉台地瓜汉中魔芋汉中椿芽汉中茭白
二、果类镇巴白家营香梨城固柑桔西乡樱桃汉中拐枣汉中无花果汉中猕猴桃汉中刺梨
三、林副产品类汉中桐油镇巴秦巴雾毫茶西乡午子仙毫茶南郑汉水银梭茶勉县定军茗眉茶宁强雀舌茶洋县龙须草汉中棕片汉中枣皮汉中橡子镇巴宣纸汉中土纸
四、畜禽水产类汉中西镇牛汉中水牛宁强矮马汉中白猪汉中白山羊略阳乌鸡汉中麻鸭汉中白鹅汉中大鲵汉中团鱼汉中黄鳝汉中泥鳅
五、山珍野味类汉中厥菜汉中薇菜汉中木耳汉中银耳汉中山笋留坝香菇汉中猴头菌镇巴竹荪汉中山野菜佛坪熊掌镇巴树花菜
陕西三大名茶
目前陕西的三大名茶是:
1、汉中仙毫,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从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芽头肥壮、纤细嫩绿、鲜嫩、口感鲜爽;
2、紫阳毛尖,产自于陕西汉江上游,采摘于清明节前;
3、商南泉茗,产自秦岭山脉、新开岭和郧西大梁山的交汇处,采摘时间在谷雨后。
汉中人的家常小菜有哪些
汉中人啊,印象最深:汉中热米皮菜豆腐
这热米皮吧,西安满大街都看到,但是这菜豆腐吧,没听过吧?让小编给你说说:
1.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陕西省汉中地区汉族传统名吃,汉中四大小吃之一,有老话: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菜豆腐吃起来口味清爽,不油不腻。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
2.粉皮子
粉皮子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汁,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最适合青年人的胃口。
3.汉中梆梆面
汉中风味食品,将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宽的面条。汤里加酱油、醋、盐、辣椒油、胡椒粉、葱花,最后加少许猪油。
4.石门麻辣豆瓣鱼
被誉为陕南一绝的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它是饶胜利先生开创的褒河第一家鱼餐馆的品牌佳肴,曾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报道。饶记石门鱼餐馆常有国外友人、影视明星、文人雅士惠顾赞赏。始创于石门水库大坝,后迁于现址——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该馆不断创新,推出有口味各异的鱼宴系列佳肴,“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4.西乡美味:酸辣子
大部分西乡人都有吃酸辣子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子。酸辣子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时,炒肥肉瘦肉、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子,别有风味。
这几个都是汉中家常都做的小菜,看着好馋。
秦巴雾毫这茶怎么样
陕西名茶--秦巴雾毫【类别】:绿茶【产地】陕西镇巴【特点】扁平光滑匀整,色绿,该茶产于高山云雾之中,故取“雾”字,秦巴雾毫的采制技术十分精湛。秦巴雾毫,条扁壮实,毫尚显,色油润;内质香气具有熟板栗香,浓郁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叶底鲜嫩明亮,成朵。
“秦”是陕西省的简称,“巴”为陕西的镇巴县;“秦巴”又是秦岭和巴山两山的简称。“雾”取意于该茶产于高山云雾之中。“毫”反映该茶茸毛多的品质特征。【产地】秦巴雾毫产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境内气候温和,“盛夏无暑,寒冬不凛”,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肥力好,蕴育了该茶区嫩芽肥壮,持嫩性强,叶肉厚,茸毛多的鲜叶原料。
该茶为高山云雾富硒名茶。
该茶在创制期的1981年与1982年,连续两年荣获陕西省名茶优质奖;1985年陕西省名茶评比会上,名列第一。并被选送1985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上展出。“秦巴雾毫”系列茶多次被评为部省级“名优茶”。【样式】秦巴雾毫于每年的清明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条毫清晰,色油润;香气诱发,浓郁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冲泡后,白毫尚现,香气高涨。汤色清澈明亮。陕西名茶--西乡县午子仙毫【类别】绿茶【产地】陕西省西乡县南名山午子山【简介】产于陕西省西乡县南名山午子山。1985年初月通过省级技校及新产品鉴定。茶园地处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年平均温度14.7℃,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海拔高度600~1200米。土壤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
茶区内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土质肥沃,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成品状似兰花,色泽翠绿,白毫满披;香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汤清明亮;叶底芽叶成朵。
【采制工艺】鲜叶于清明前至谷雨后10天采摘,以一芽一二叶初展为标准,干茶每公斤6.2万个芽头。
鲜叶经摊放(35个小时)、杀青、清风揉捻、初干做形、烘焙、拣剔等七道工序加工而成。【品质特点】午子仙毫选用细嫩鲜叶精制而成,其条型微扁,形似兰花,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富含天然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为53.5-67.5微克/克,硒含量0.858微克/克,氨基酸3.5-5.23%,咖啡碱4.43%,茶多酚32.87%,水浸出物44.57%。【社会评价】它是西乡县茶叶科技人员研制开发的国家级名优绿茶。
该茶形似兰花,挺秀微扁,翠绿显毫,滋味鲜爽,嫩香持久,汤色清澈鲜明,叶底嫩绿匀亮,富含天然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品质优异。1986年获全国名茶称号,1990年通过全国名茶复评,1991年获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文化名茶”奖,同年获全国名茶品质认证,1995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是陕西省政府外事礼品专用茶,人称“茶中皇后”。陕西名茶--八仙云雾茶“入山无处不飞翠,八仙云雾百里香”。八仙云雾茶,原名“八仙茶”,产于陕南平利县八仙区松牙乡一带,因其地云雾缭绕,故名。八仙云雾茶,是80年代平利县茶技站科技人员和当地茶农创制的新名茶。1984年开始研制,1986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陕西省优质名茶”称号,1990年在中国西部名茶研讨会上获“陆羽杯”奖,1991年荣获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奖,成为中国和陕西名茶的后起之秀。平利八仙区位居巴山主脊,群峰矗立,山峦重叠,雄伟秀丽,气势磅礴。古时神话传说,铁拐李等八仙云游四海来到这里,被巴山深处幽静奇异的山光水色所迷恋,曾留步此地。至今在八仙区与岚皋县接壤的神仙台之顶,还存有汉钟离与铁拐李的棋阵遗迹。后来人们在这深山峻岭、荒无人迹的茫茫原始森林中,发现一垛大屋,周围古木参天,团团围住,屋内还有野炊的痕迹可辨。木壁周围的古树上,留有8位仙人的大名,“八仙”之地名,遂由此得。八仙云雾茶的主产地在平利县八仙区松牙乡,原来这里并不产茶。相传,在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移民张氏由湖南带来茶种,种在牙河脑磨子沟。由于气候适宜,生长繁茂,茶香袭人。因茶叶品质极好,传出去后,你种我栽,不几年就栽遍了东山西沟。新中国建立后,又不断发展,现有茶园2000余亩,年产茶叶8万公斤以上,是1980年的20倍以上。无论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县14个产茶基地乡之首。八仙云雾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松牙乡的地形特殊,据旧《平利县志》记述:“将军擂鼓入云峰,百步仙梯尚有踪,大小师凸环太极,象鼻门牙锁双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牙河山势交错,地形封闭,具有高山特点的小天地。这里群山环抱,峰峦陡峻,山高谷深,竹木葱茏。最高的山峰海拔1700余米,一般海拔800米左右,自然形成茶园屏障和特殊的小气候。山清水秀,云缠雾盖,没有污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多是宵雨昼雾,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叶营养成分和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000~1400米深山幽谷之中。加之光照适度,土壤松透,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良乡沃壤。茶树生长在这样优异的自然环境中,饱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叶质柔嫩,叶片肥厚,具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势。有人曾赞美道:“雾锁千树茶,云开八仙峰,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陕西名茶--商南泉茗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1988年6月15日在陕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14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陕西名茶--汉水银梭【简介】汉水银梭产于陕西省南郑县。由南郑鲜蚕茶果开发公司研制。茶区地处秦岭以南,巴山北麓,汉水上游,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成品扁平似梭,翠绿批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出、耐泡回甘;叶底柔嫩、芽头肥壮、黄绿匀亮。由于产于汉水上游,形似扁梭,满披白毫,色亮发银,故名“汉水银梭”。陕西名茶--勉县定军茗眉定军茗眉采摘自海拔1000±200m有机茶园清明前后初露草芽、独芽或一芽一叶,经先进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茶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叶底完整,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黄绿明亮。经理化分析,含氨基酸3.56%,咖啡碱3.40%,茶多酚30.5%,水浸出物44.35%,等多种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品饮、养生的上品。定军茗眉因其外形似少女之秀眉而得名,色、香、味形俱佳,实为不可多得的茶中
OK,关于汉中镇巴茶叶和汉中镇巴茶叶特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