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佛,自古以来就有联系。除了深山寺庙产名茶外,我们生活中的每次祭拜都需要准备茶叶。佛学与茶叶,两者间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人心向佛,是期望明心见性,而品茶修身,亦是为了清心去杂。
禅宗五祖弘忍即将把衣钵传授给他人,于是他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求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心得体会,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读诗书的高僧,他思索后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禅宗五祖认为这偈文写得虽然华丽,但仍未悟出佛法真谛。此时,寺中一位烧水的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弘忍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
佛法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即为人间物质。一切的物质、名利皆是虚妄,皆是心生的欲念,因此,若是心无挂碍,它们也就不存在了。无即有,有即无,无可生万物。
品茶亦是如此。一杯茶,不过几片树叶,经过沸水的翻滚,留下的最平凡不过的茶水。若说茶中有何物?实则,茶中无物,物在心中。品茶可生静,而静能生慧,慧为万物所得。
茶可清心,佛可教化于民。敬佛,品茶,静心,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