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茶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创始人蒋勋自杀了。首先,领先的咖啡公司星巴克宣布将关闭其所有379家Teavana茶叶店。卖咖啡不容易,卖茶其实更难。星巴克的跨界茶产业迷失了麦城之路,让“看起来很美”的茶产业瞬间笼罩在诸多质疑声中。以传统商业繁华之地为流量入口的奶茶店能否等到未来?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涉足茶行业绝不是一时的狂热。1971年成立之初,星巴克的品牌是‘星巴克咖啡茶香料’。但几年前以6.2亿美元收购的Teavana,并未能为星巴克进入茶行业带来预期的荣耀。星巴克首席财务官斯科特哈兰毛(Scott Harlan Maw)将Teavana的失败归咎于实体零售的衰落:“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商场零售商都受到了客流量减少的影响,我们的Teavana茶叶店也未能幸免。”
星巴克将在未来一年内关闭所有Teavana奶茶店,这印证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卖茶真的很难!即使是“世界500强”上市,资金雄厚,精选高端商圈,装修店面,即使运营团队专业,品牌效应突出,产品品质过硬.这些软硬件都无法保证店铺足够的客流(雇人排队不算),缺乏有效客流的实体奶茶店也不会长久,不管你的职位如何。
自始至终,星巴克似乎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在Teavana项目中,他们确实输掉了这场比赛。星巴克咖啡可以卖的很好,但是奶茶店开不了,因为“像经营咖啡一样经营茶”的想法是错误的。茶和咖啡本来就是两个概念。两个受众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交集非常有限。
当今世界缺少的不是Teavana茶铺,而是茶铺生长的土壤。星巴克走了近半个世纪才是今天的样子。为什么卖茶的Teavana一开店就一定要成功?茶叶生态的形成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是,星巴克似乎并没有完全放弃茶这块诱人的市场蛋糕。Teavana奶茶店关闭后,Teavana的茶产品将转移到星巴克继续销售。Teavana也许有一天会翻身,但未来的生意会是什么样子,只有天知道。
回到国内,各种“网络名人”奶茶店如火如荼。几乎每个城市的核心商圈都能看到奶茶店,家家都决心通过“卡位战”、雇人排队、社交媒体炒作等方式“打造中国的星巴克”。
在每一个商业创新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值得尊敬,但试错的成本往往高得惊人。顺丰的“黑客”O2O项目烧了十几亿,给同行交了足够多的“学费”。星巴克的Teavana奶茶店项目折腾了4年,379家店的投入无法估量。一个庞大的企业,经过试错,可以剥离为不良资产。如果企业家尝试错误,摆在面前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现在星巴克Teavana不会跟大家玩,“咖啡陪你”也不会陪你。奶茶店的“学费”已经全部交了。做什么由你决定。